img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市财政局通过四项举措做好2019年预算编制工作
来源: 本网 发表时间: 2018-10-11 字号: [ ]

为全面准确把握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理念,切实转变理财观念,编实编准我市2019年预算,市财政局通过四项举措,构建起以申报限额控制为抓手、项目总规模管理为基础、细化资金安排为主线的预算管理新框架,切实做好2019年预算编制工作。

一、提前下达预算申报限额,主动前置预算审核环节。2019年预算工作中引入部门预算申报限额机制,预算单位在预算申报环节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在限额内安排项目。一是除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已确定安排的新增政策类支出以外,按照2018年预算一般专项批复数压减5%以后的规模设定为部门预算申报限额。二是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执行进度均处于红色预警的部门,预算申报限额进一步压减5%,即累计压减10%。通过预算申报限额控制,将预算审核前移至申报环节,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合理控制支出规模。

二、强化财政资金总规模管理,优化资金统筹安排。树立财政资金总规模意识,对在项目存续时间内需跨年安排的预算项目,在项目申报环节根据项目存续期填报资金安排总规模,并分年度具体填报三年(2019-2021年)的资金安排情况,2020-2021年预算应控制在2019年度确定的分年规划内。

三、对接省级预算执行改革,明确预算管理权责。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放部分项目审批权限至市县的要求,为用好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市财政局要求市级部门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了解下放审批权的项目清单、按因素法分配方案、绩效目标及任务清单等信息,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做实项目储备。对于保留省级项目审批权的,积极向上级业务部门申报,同时强化上级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统筹省级和市级资金安排,编实项目预算,确保项目在资金下达后尽快实施。

四、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会议、培训、宣传、节庆、展览、办公费用和部门零星修缮工程的支出,压实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及维护支出,根据财力情况酌情安排已列入支出规划的项目,切实缓解财政压力。



附件:

版权所有:东莞市财政局 网站标识码:4419000057  主办单位:东莞市财政局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序号:粤ICP备19111577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754号
  传真:(0769)22831125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邮编:523888 电子邮箱:czj@dg.gov.cn ,
如您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投诉,请拨打东莞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