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其他 > 工作动态
分享到:
发挥财政保障作用 推动建设新东莞
来源: 本网 发表时间: 2018-03-12 字号: [ ]

2018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莞升格地级市30周年。在新的一年里,市财政局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东莞”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的保障支撑作用,推动我市在创新转型发展、全面开放格局、美丽东莞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善治和文化繁荣兴盛方面实现跃升。

一、多措并举、开源增收,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密切关注税制改革动向,做到提前谋划、主动应对。严格落实各项减负政策,积极培育地方税源,夯实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深化与税务部门沟通合作,加强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严格落实税收计划,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完善非税管理,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费征管,加大罚没收入缴库力度,积极开展清欠催缴,盘活政府物业资源。要强化土地储备,通过调整规划、完善手续等方式,深入盘活储备用地,推进重点区域土地收储,积极开展“三旧”改造,壮大财力蓄水池。紧密结合外贸形势,准确统计免抵调库额,做好中长期预测,联合税务部门积极争取免抵调库指标。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的意识,主动把财政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提高财政工作的政治站位。要把握支出重心,紧扣“六大跃升”的要求,全力支持“倍增计划”、创新驱动、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水生态治理、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工作,为我市落实“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提供有力保障。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增长,积极推进支出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零基预算,努力让资金用在刀刃上。要加快支出进度,强化支出进度与年度考核、预算压减、约谈问责相挂钩的机制,倒逼部门加强论证、编实预算、加快支出,深入清理盘活结余资金,大力压降库款规模,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保障中心、服务大局方面的作用。

三、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推广应用PPP模式,积极推进水生态四期、五期工程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股权投资,壮大政府引导基金实力,支持我市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工作。积极引导东实集团、水投集团、交投集团向市场化转型,服务新形势下的投融资工作。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项目入库审核,深化重点绩效评价,推动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相衔接,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用好用足新增债券,保障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做好还本付息工作,完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构建“借得来、用得好、还得上、控得住”的政府债务管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对200万以上专项资金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开展深入检查,加强对预算单位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

四、加强学习、优化作风,扎实推进财政队伍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贯彻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要坚持以廉政建设为重点,坚持“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积极开展多形式、深层次的纪律教育学习活动,落实谈话提醒机制,对于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置。要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基础,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加强与镇街、预算单位的沟通交流,强化业务指导培训,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积极为群众答疑解惑。要坚持以能力建设为关键,组织好中层干部、镇街分局长学习培训工作,结合政策动态和财政改革进一步丰富财政讲座内容,多为普通同志争取学习培训机会,努力在机关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切实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



附件:

版权所有:东莞市财政局 网站标识码:4419000057  主办单位:东莞市财政局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
备案序号:粤ICP备19111577号-1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754号
  传真:(0769)22831125   地址:东莞市鸿福路99号 邮编:523888 电子邮箱:czj@dg.gov.cn ,
如您有任何意见、建议或投诉,请拨打东莞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