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编实编准我市2020年预算,结合当前收支形势和省市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理念,市财政局加强研究谋划,通过多项举措做好2020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一是严格压减一般性支出。为有效控制部门预算的支出规模,市财政局要求各预算单位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对比上年预算压减10%,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预算安排与审计检查结果挂钩机制,2018年预算执行率低于50%且2019年继续安排的项目,以该类项目的结余规模压减限额。
二是从严压减具体支出事项数量。在对资金规模实施限额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支出项目数量,从源头上控制支出,腾出资金优先投入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三是加强项目优化整合。对“三公”经费、培训费等机关运行费用进行整合,将每个预算单位申报的运转类项目控制在10个以内,提高预算审核效率。针对我市部分专项资金点多面广,重点扶持标的和范围不清、分散使用等问题,加强政策研究,集中财力精准投入,其中以涉村(社区)建设资金为切入点,探索建立我市跨部门政策整合机制。
四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对新增200万元以上的入库项目开展事前绩效预算评审。扩大绩效目标申报和审核范围,2020年所有项目在申报预算时同步申报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同时建立业务科室和绩效评价科室双重审核机制,提高预算安排科学性。
五是及早对接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指导各市直部门积极与省级主管部门对接,及早明确下放我市审批权的项目及其任务清单,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指导部门规范填报省级项目库,按照“谁审批、谁评审”的原则,通过集体研究、专家评审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审核,采取“成熟一批报送一批”的方式,确保项目及时支出并顺利通过省级审核。对于省给予资金支持并需要地方配套资金的项目,市财政将优先入库,优先安排资金和优先实施。
六是建立常态化、制度化预算执行联合会审制度。探索建立局内项目支出增减联审会议制度,集中讨论新增的市级预算单位以及财政代编支出增加、存量政策修订及新增政策出台情况,统一预算支出调整的审核尺度,发挥协商效应,提高预算编审合理性。